雞肉是我國第二大肉類消費品,但是在肉雞養殖的過程中卻存在著很多的風險,比如養殖措施不到位造成無法出欄或者是養殖成本高無法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在肉雞的養殖過程中要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其中使用自動氣象站加強對養殖環境的管理工作能夠有效保證肉雞出欄以及提高經濟效益。
在肉雞的養殖過程中,溫度、濕度以及光照是影響肉雞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肉雞育肥期,在18攝氏度左右肉雞的生長速度最快,溫度在25攝氏度時飼料的轉化率最高。但是如果溫度過高,雞群會出現采食量下降,飲水量增加的現象,這會造成肉雞的生長速度緩慢。溫度過低時肉雞的采食量增加,但很大一部分是用來維持體溫,飼料的轉化率低,而且溫度過低時肉雞出現扎堆取暖的現象,可能會造成雛雞擠壓致死。自動氣象站可以實時的監測圈舍內的環境溫度,當溫度超出肉雞適宜生長的范圍時,應立即調整環境溫度。
肉雞生長過程中,濕度保持在60%左右。如果環境中濕度過大再加上環境溫度過高的環境下,會讓雞散熱困難,嚴重會產生熱應激的現象,造成雞的死亡。另外高濕的環境,飼料和糞便會滋生大量細菌以及釋放氨氣等,很容易造成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在查看自動氣象站監測到的數據時,如果發現環境濕度不適合就要及時的調整,濕度過高可以適當的增加通風,濕度過低可以采用在地面灑水的方式。
光照對于肉雞骨骼的發育以及羽毛的生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科學合理的時間和光照強度可以提高肉雞的生產性能。尤其是在育雛的前兩天要進行24小時的光照,光照強度為30-60流明,這樣可以讓雛雞多采食和活動。
加強肉雞的飼養管理,使用自動氣象站精準的把握飼養環境中的環境因素,讓養殖人員科學合理的進行養殖管理,能夠有效的增加雞的出欄率以及提高經濟效益。